公立医院改革:从“看得了”到“看得好”

  2017年4月11日,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房,工作人员为患者发药。 (资料照片) 通讯员 摄

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门诊取药、挂号大厅。(资料照片) 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摄

  湖南日报记者 李传新

  通讯员 吴昊 张沙 孙雷

  看病难、看病贵,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,也是各级政府和卫健部门的工作重点。

  作为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,近年来,湖南着力创新机制,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群众和医务人员满意度明显提升。2017年,全国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,我省患者满意度全国排名第五,医务人员满意度全国排名第三。株洲市、宁乡市因2017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,获国务院表彰。我省公立医院经过多年的改革,老百姓看病从“看得了”到“看得好”开始有了重大的变化。

  1 完善就医体系,实现有病“看得了”

  9月26日,关王村易家组,易修巩家测量血压,精准扶贫随访。张开桂家,高血压随访,中风后遗症双向转诊出院后访视。

  9月27日,关王村宗祠组周赞家,产后访视。唐红卫家,0-6岁儿童预防接种查漏。易家组唐战越家,结核病随访。

  ……

  这是株洲县渌口镇关王村卫生室村医唐环宁的出诊记录。关王村距离县城15公里左右,唐环宁负责全村200多名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的随访及村里居民的基础医疗。40多岁的唐环宁从医22年了。9月28日,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标准化卫生室建成之后,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村居民的13项公共卫生服务以及转诊工作。县里对卫生室的投入每年有2-3万元,其中包括药品零加成后,每个月补贴的1000元。据了解,株洲县目前像关王村这样的标准化卫生室有168家。到目前为止,全县已有效健全了县、乡、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。

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(以下简称“省卫健委”)负责人表示,要解决看病难问题,首先要解决“看得了”。这些年来,我省通过不断完善就医体系,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,以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,初步实现了有病“看得了”。据统计,近年来我省通过持续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,重点支持了51个贫困县县级医院能力建设,组织三级医院对口帮扶,实现远程医疗贫困县医院全覆盖。全省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、乡乡有卫生院、每个县有达标县级医院,80%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。通过纵向帮扶、上下联动和横向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,打造服务、利益、管理和责任“四个共同体”,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。截至2017年底,全省已建立各种形式的医联体577个,每个市州至少建成1个以上成效明显的医联体。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逐步形成。

  2改革体制机制,实现有病“看得起”

  株洲县作为省内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,在全省最早全面推进取消“以药养医”改革。该县卫生计生委负责人介绍,全县乡卫生院、村卫生室、3家公立医院分别于2010年1月25日、2012年11月1日、2013年12月10日零时起实行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,统一配送,零差率销售。2017年10月1日起,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全面实行“两票制”,实现药品质量和价格的可追溯。公立医院打破了长期以来“以药养医”旧机制,建立了“以技养医”新机制,每年为百姓减少就医支出1800万元以上。

  我省公立医院的改革,从改革医药入手,同步跟进医疗、医保改革。省卫健委负责人介绍,通过腾空间、调结构、保衔接三条路径,破除旧机制,建立新机制。

  第一条路径是“腾空间”,挤压药价水分。在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,改革完善药品采购机制,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虚高价格,同时改革付费方式。2017年,通过实施药品采购价格省际联动,参加甘肃、陕西等10省区省际医用耗材采购联盟联合采购,药品价格平均下降11.55%,高质医用耗材价格平均下降15%。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方式,各地实行按病种付费病种数达到100个以上,其中株洲市达到137个。

  第二条路径是“调结构”,改革价格机制。在“腾空间”的基础上,按照“总量控制、结构调整、有升有降、逐步到位”的原则,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。改革以来,省级对国家委属驻湘医院和省属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3次调整,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,提升诊疗、手术、护理、中医等服务项目价格,调减项目45个,调增项目3516个,价格补偿率达到80%。各地根据公立医院运行情况,合理、动态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,调价项目均在2000个以上,基本实现改革预期。

  第三条路径是“保衔接”,做好政策联动。在“调结构”同时,做好财政补偿、医保支付等政策联动,确保同步跟进、无缝衔接。从2015年起,省财政统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按照每年每县450万元的标准补助县级公立医院。2017年,省级财政补助国家委属驻湘医院和省属医院7000万元,市级财政补助城市公立医院4.59亿元,县级财政补助县级公立医院4.21亿元,财政补偿比例达到10%以上。同步调整医保支付政策,将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,价格提高的部分按医保政策规定予以支付。改革后,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得到优化,运行效率得到提升,药品占比从2015年的37.4%下降到2018年的28.33%,下降了9.07个百分点;医务性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27.67%提高到2018年的33.11%,提高5.44个百分点。

  3 加强内涵建设,实现有病“看得好”

  10月12日,记者走进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投诉中心,进门右侧有一大块精心制作的“道歉牌”,上方书写“亲爱的病友及家属:我们的服务没有让您感到满意,对此,我们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!”

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负责人表示, 不管对错与否,先向病人赔个不是;不管涉及多少科室,投诉解决“一站式”;不管来者态度如何,坚持一张笑脸相迎、一句“您好”问候、一把椅子请坐、一杯茶水相待、一颗热心服务,主动为投诉人排忧解难。2012年8月以来,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在全国率先设立投诉接待中心,实行“一站式”服务, 统一受理各种投诉,包括服务态度、医疗质量、医疗费用、医院环境、本院职工投诉等。开设多种投诉途径,如来访、来信、邮件、来电等形式。6年多来,投诉接待中心共受理投诉5900余起,直接处理了92.3%。经过6年的实践,该院投诉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,并在省内多家医院推广。

  近年来,我省出台了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》,制定了服务流程优化、优质护理服务、用药目录规范、同级公立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、预约诊疗、分时段诊疗等一系列措施,医疗机构服务效率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。数据显示,公立医院就医总时间从原来的93分钟缩短至现在的40分钟左右,平均住院日从原来的15.4天缩短至现在的11.37天,病床使用率从79.19%上升到91.43%,用药品规从2925个减少到1900个左右。

  省卫健委负责人介绍,全省公立医院通过提升服务质量,优化医疗服务,群众就医感受得到明显改善。坚持加强医疗费用监管,持续开展治理“不合理用药、不合理检查、不合理治疗”专项行动,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,2018年1-8月,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增幅下降到1.37%、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下降到2.59%,医疗费用增幅下降到7.6%,群众负担逐步减轻。

  湖南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事记

  2010年2月 株洲市列入全国首批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。

  2012年10月 浏阳市、茶陵县、炎陵县、湘乡市、石门县、祁阳县、冷水江市、龙山县8个县市第一批启动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,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。

  2013年12月 株洲市在全国率先取消城市公立医院药品加成。

  2014年12月 宁乡市、醴陵市、株洲县、攸县第二批开展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。

  2015年3月 75个县市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,至此,全省87个县市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,实现改革全覆盖。

  2015年12月 长沙市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,长沙市所属公立医院和驻长国家委属、省属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。

  2016年6月 省委、省政府召开全省综合医改试点工作会议,全面部署公立医院综合改革。

  2016年6月 省政府确定在省人民医院、省儿童医院、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一医院、长沙市四医院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公立医院人事编制管理改革试点,探索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和备案制。

  2016年10月 12个市州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,提前一年实现综合改革全覆盖。

  2017年4月 全省公立医院全面推行药品购销“两票制”。

  2017年5月 株洲市、郴州市、张家界市启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,探索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、协议工资制和年薪制为补充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。

  2017年12月 公立医院全面推行按病种收付费,省级制定出台了106个病种收付费标准,支付方式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。

  2018年5月 株洲市、宁乡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。

  原标题:公立医院改革:从“看得了”到“看得好”|

免责声明:凡本站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中国看点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