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之谜:建文帝失踪六百年之谜终于解开!

  品味历史,让我们心明眼亮,品味历史,让我们珍惜现在,品味历史,让我们身正不屈!每当我们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:楚大夫沉吟泽畔,九死不悔;魏武帝扬鞭东指,壮心不已;陶渊明悠然南山,饮酒采菊……他们选择了永恒,选择了最壮烈的方式,纵然谄媚诬蔑视听,但是依旧不随其流扬其波,这就是我们心中执著的选择;也许这个选择的结果是:马革裹尸,魂归狼烟,但这依旧是最为豪壮的选择;也许这个选择的结果是:纵然一身清苦,终日难饱,但是心中依旧是怡然自乐,无论是躬耕陇亩,还是采菊南山,这都是心中最为高雅的选择。在一番选择中,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,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。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品一品历史,回味一下历史深沉的味道!

  今天我们要谈的主题是:建文帝失踪六百年之谜终于解开,一枚神秘印章,曝光他的藏身之所

  洪武三十一年,大明创立者朱元璋驾崩,皇长孙朱允炆即位,是为建文帝。建文帝即位后,为巩固皇位开始了削藩,这直接导致了各地的藩王不满,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反应最为激烈。你敢削藩,我就要夺了你的帝位,朱棣发起了“靖难之役”。

  经过四年的战争,朱棣获得了胜利。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,南京城被朱棣攻破,当朱棣军队进入皇宫后,发现宫中已是一片火海,建文帝不知所踪。建文帝究竟去了哪里,这让朱棣纠结了一生。关于建文帝的下落,六百多年来一直就是一个未解之谜,有“自焚说”、“出逃说”等等说法。

  史书《明太宗实录》这样记载,“上(即朱棣)望见宫中烟起,急遣中使往救。至已不及。中使出其尸于火,还白上。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?吾来为扶翼尔为善,尔竟不谅,而遽至此乎?…… 壬申,备礼葬建文君。遣官致祭,辍朝三日。”这显然是朱棣为掩人耳目罢了,因为他也不知道建文帝去了哪里。

  明朝灭亡后,清朝人编写的《明史》对建文帝下落的记载更为离奇,“谷王橞及李景隆叛,纳燕兵,都城陷。宫中火起,帝不知所终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,越八日壬申葬之。或云帝由地道出亡。”2006年,贵州安顺市镇宁自治县一支自称为夜郎王后裔的朱姓人,此人名为朱永斌,他向专家展示了一枚疑似跟建文帝有关的神秘大印。

  这枚大印由印纽、印台、印面三部分组成,上铸辟邪神兽,卧镇印台之上。印台厚0.65厘米,印面为长方形,长2.7厘米,宽2.1厘米。印文为九叠文篆书体,上面刻有九个字: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。何为“大仃国”?专家表示,这不是一个国家,而是指当一个朝代君王被赶出都城,孤苦伶仃,最后只能用“王都行省”来掩盖自己的身份。

  不仅如此,拥有这枚大印的朱永斌表示,自己家族口口相传一个秘密:当年朱棣攻破南京城时,建文帝在锦衣卫等人的护送下,来到了安顺西秀区、镇宁、紫云三县交界处,躲藏在苗族聚居的深山中。在交通极其不便的古代,苗族聚居区人迹罕至,建文帝也得以在这里安心生活下去。

  看完了这篇文章,我们回顾历史,我们可以见得的事是,一个人或一件事,是否美与丑,也许和天生具有的外表有关吧;但是一个人或一件事的美与丑更取决于内在的心性与品质吧!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历史,明天我们就可以从历史中总结出我们需要的经验和见识,历史在我们之前,但对我们的教育就在我们的身边

免责声明:凡本站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中国看点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。